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探索——以《中國科學》雜誌社為例

《中國科學》雜誌社是一家率先開展科技類學術期刊集群化、市場化運作的出版單位,目前共出版包括《中國科學》系列、《科學通報》和《國家科學評論》在內的19種中英文學術期刊。下面將結合《中國科學》雜誌社的具體實踐,闡述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的必要性,並提出一些建議。

  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國科技期刊中英文刊有幾個弱點:數量少、規模小、影響力低;大多是單刊或小作坊式期刊運作,出版管理水準落後;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位出版平臺,刊物不得不“借船出海”;刊物承載學術交流功能較弱,缺乏高水準的辦刊人才。而從全球期刊出版業的發展趨勢看,集群化已成為期刊做大做強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國科技期刊亟須進行資源整合以改變現狀。

  近年來,《中國科學》雜誌社在期刊集群化發展方面開展了以下探索:第一,借助學科齊全優勢,集聚了高端學術資源;第二,各刊聯動整合宣傳,力爭效益最大化;第三,利用學科集群優勢,快速培養辦刊人才;第四,以期刊集群為基礎,高起點創辦新刊;第五,期刊集群開展國際合作,爭取更多利益;第六,與各刊共同合作,共用資源;第七,集中力量打造平臺,實現知識服務轉型升級。

  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推進期刊編輯部體制機制改革,增強市場運營能力,引導其向集群化方向發展;二是要加快培育一批科技期刊出版傳媒集團,帶動我國科技期刊的整體發展;三是在力爭政策支持的同時,要重視學術品質建設,編輯們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篩選好的稿件上,保持對科學的敏感性,組織好的專題,提升期刊在學術界的影響。

  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希望中國學術期刊界的同仁樹立辦好中國學術期刊的信心,攜手共進,共創未來!(文/彭斌)

更多資訊請點進連結
資訊來源:中國科技出版傳媒
http://www.chinaxwcb.com/2016-12/29/content_350470.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