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報導者》調查報導工作坊分享:人物採訪的五項心法

採訪心法1:「蛔蟲」
不要問初階的蠢問題,也不要問普遍能套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泛泛之論,這代表你一點功課都沒做,例如:你為何寫作?你為何想創業?為何想開獨立書店?創業的心路歷程?創業的甘苦談?先做功課,才能問出進階的問題,問到對方心坎裡,問到對方覺得你就是他肚裡的蛔蟲,問到對方欲罷不能,請你到家裡,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

採訪心法2:「夾藏」
採訪之前先給訪綱,我通常會列10個問題(不多也不少),列訪綱就是一種功力,什麼問題在先,什麼問題在後,輕重緩急需有層次。好的訪綱讓受訪者覺得你做了功課,先建立好印象。

採訪心法3:「年表」
人物訪問我通常會做受訪者個人年表(出生、畢業、結婚等),佐以歷史年表,例如二二八、美麗島、解嚴、文革、六四……他當時幾歲(也兼及他的父、母親,祖父、母幾歲),他肯談當然好,如果沒有,為什麼這段歷史記憶在他的生命史留白。

採訪心法4:「無聲」
於無聲處聽驚雷,有些時候,重點不是受訪者回答了什麼,而是他的肢體動作、舉手投足、服飾衣著、說話語速的輕重快慢,甚至是呼吸喘氣的頻率,都很有戲。

採訪心法5:「敵人」
這是一個千面女郎的時刻,戴上面具,變身成他/她。站在受訪者的角度想事情,讀他讀過的書,聽他喜歡的歌,看他提過的電影,甚至,要了解他的敵人。(文/房慧真)


更多資訊請點進連結
資訊來源: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https://medium.com/twreporter/%E5%A0%B1%E5%B0%8E%E8%80%85-%E8%AA%BF%E6%9F%A5%E5%A0%B1%E5%B0%8E%E5%B7%A5%E4%BD%9C%E5%9D%8A%E5%88%86%E4%BA%AB-%E4%BA%BA%E7%89%A9%E6%8E%A1%E8%A8%AA%E7%9A%84%E4%BA%94%E9%A0%85%E5%BF%83%E6%B3%95-120a39f0c65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