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紙電同步」漸成出版業發展趨勢 維權難問題待解

對「紙書必死」、「電子書終將取代紙書」的言論,相信出版行業及熱愛閱讀的人士都不陌生,久而久之,在一些人的腦海中,電子書和紙書似乎已經「勢同水火」。不過,近日記者走訪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發現被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開始接納、踐行「紙電同步」,但同時,電子書版權還存在遭遇侵權後維權難等現象。

目前業內所說的「紙電同步」,簡單理解就是電子書與紙質書並存發展、乃至互相促進。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陽繼波看來,電子書與紙質書各有所長,出版社都應予以重視, 「二者不會說是誰一下子把誰打壓下去了」。

紙電同步帶來的是實打實的利益。人民文學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趙晨告訴記者,「201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推出電子書、音頻版權交易什麼的全都算上,收益是270多萬,2017年是500多萬。其中電子書是大頭。現在大家肯定是能取得電子書版權的都會推出電子版的」。
不過,雖然出版社和作者的數字版權意識已經覺醒,但背後,「電子書版權侵權成本低、維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韓敬群也認可這種說法,表示本社前不久出版的熱門書的電子書便遭遇了侵權,維權也是幾經周折。

對上述情況,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建立正常的數字版權授權通道或許有幫助,「比如國家有關部門支持、鼓勵建立幾個權威合法的數字版權內容平台,一些電子出版平台要獲得這些機構授權再去經營,這裡要把作者、權利人的利益充分考慮到」。(文/劉德賓)


更多資訊請點選進鏈接
資訊來源:中國新聞網
http://news.sina.com.cn/o/2018-01-14/doc-ifyqqciz6738420.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