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之前,我寫了一篇名為〈改善澳門文學能見度〉的短文,談及過去澳門文學出版的困境,以及年輕一代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令自己的作品“走出去”,讓更多讀者看到。適逢边度有書的負責人吳子嬰看到拙文,也很有同感,於是他在其書店快將搬遷之際,請來幾位本澳作家,加上來自台灣、香港的獨立出版人,以公開講座的形式暢談澳門出版的能見度問題。
那天晚上,書店座無虛席,很多朋友站了兩個多小時還在聽,而我們也談得很痛快,既有吐苦水,也有互相鼓勵,專程由台灣來的陳夏民先生以他的個人經驗不停鼓勵大家要堅持夢想,要為出版的事付出更多,也提出不少有見地的想法,令人感受到他單打獨鬥的出版雄心,以及對文化事業的誠意。
幾日之後我就買了他這本書認真閱讀,而且很快讀完。首先因為他文筆很好,也很風趣,經常會把一些本來超慘的情況化為笑談,簡直是充滿正能量。其次是他在書中所談的出版作業流程正是澳門需要加強之處,因此像我這種有時會在出版的事情上吃虧的人,會讀得特別投入。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想像為何他可以把工作安排得如此細緻,而我們卻在很多環節都處理得那麼業餘,不禁搖頭嘆息。(文/寂然)
更多資訊請點進文章連結
文章來源:澳門日報
http://news.qoos.com/%E7%94%A8%E5%87%BA%E7%89%88%E5%B0%8D%E6%8A%97%E4%B8%96%E7%95%8C-2121103.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