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裡做好一個編書匠,成為時代給我們的命題

崇高的境界
做好編輯工作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意識。出版人的工匠精神首要一條是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編輯是當代文化大生產中的組織者與設計者、優秀文化傳播的引導者與選擇者、文化傳承積累中的呵護者與發現者,在文化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

發現的眼光
發現好的文學作品,就如同工匠找到好材料,好的材料是好產品的基礎和保障,發現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是文學編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磨練編輯匠人精神的重要方法。
1.對中外文學發展脈絡的把握。
2.養成閱讀優秀文學作品的好習慣,讓閱讀的厚度變成眼界的寬度。

琢器的能力
編輯的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認真把每一本書做好,首先是決不放鬆內容品質,要做到字斟句酌、如琢如磨。以及對校對、設計、印裝品質也要做到一絲不苟。
1.案頭功力過關。
2.要有能對作品精雕細磨的本領。
3.對出版全流程的熟知和掌控。
策劃的本領
如何點亮每本書的生命,就是靠編輯的策劃。
1.發掘作品特色,基礎策劃從量身定制開始。
2.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深挖分眾市場,培養深入挖掘選題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互聯網+”的思維
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應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轉變對行業和工作的認知。
1.運用好技術更新帶來的機遇。
2.加強版權意識,“互聯網+”時代裡有版權才有話語權。
3.重視客戶體驗,從為讀者服務中尋找市場。
4.“互聯網+”時代裡文學類圖書的最大優勢在於媒介融合。
(文/薑婧婧)

更多資訊請點進文章連結
文章來源:出版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