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重版出來!》到《校對女王》,日本出版業奮鬥圖強記

許多人以為編輯的工作就包括了校稿,但事實上在日本傳統出版產業中,校稿是校稿,編輯是編輯,完全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工作。校閱在日本可說是被視為一項「專門技術」,不僅只是挑用字遣詞的問題與錯字而已,最困難的還在於要有能力看出文句脈絡是否符合邏輯,甚至確認作家筆下提到人事史實的真偽,將疑問標出來。除了大出版社會設立校閱部門以外,在日本甚至還有專門的校稿公司,如位於神樂坂經營「海鷗書店」的「歐來堂」書籍專業校閱公司,正是一例。校閱,在日本被視為專門職,但其實也是嚴守本分的職位,因為用字和疑問的修正與否,是回到編輯者的手上,與作家溝通後才做最終決定。像是日劇《校對女王》中,女主角做出的許多事,在現實生活的校稿部門人員看來,都是踰越職責的誇張行徑。更遑論想從校閱部門「奮發圖強」到編採部門的升遷過程了。
日本五、六十歲世代的資深出版人,是經歷過日本出版業最輝煌時代的一群人。這些人曾感嘆地表示,從前書籍校閱是為了提升出版物的品質,並且避免內容出現錯誤的要務工作。可是近年來受到出版不景氣的影響,無論哪一間出版社都面臨著裁員的困境。首先裁員的對象,當然不會是編輯,往往大刀就砍向了校閱部。最近一般雜誌或流行情報誌,甚至新聞版面,很多公司都沒有了專門校對的人員。他們認為,這就是惡性循環的開始。全體出版業界不再培養校稿專業人,編輯的長才或許在於編務發想,以及跟作家與裝幀設計師的溝通,不一定所有的編輯都有很好的校稿能力,結果就是導致日本出版品的素質開始滑落。
(文/張維中)


更多資訊請點進文章連結
文章來源: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25-city-column-tokyostory-publish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