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一年推出兩期的淡江中文系系刊《拾幾頁》,第十二期「逃生計畫」數位版即日起正式發行!

「走過探討成人的第十一期,我們在成人世界裡追尋、探索、忙碌、進步;在有笑有淚、有滋有味的生活裡努力活著。面對枯燥或是充滿壓力的現實,本期我們想討論在日常生活裡逃脫的可能,偶爾有一個自我放逐的喘息空間,再重新回到自己原先的道路。」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數位產品運營的“社本化”模式分析

一、數字出版:緣何專案多而運營少?


數字出版運營,對有些出版社來說,一直處於尷尬境地,是個痛點。個別出版社甚至空有數字出版專案,但無數字出版運營。
望聞問切,主要有以下幾類病因。

1.缺戰略規劃

2.缺機制回應

3.缺產品創新 

4.缺經費保證 

二、適合自身的“社本化”運營呼之欲出

數字出版運營,從生產環節到流通環節再到消費環節雖有困難、痛點,但換一個角度思維,痛點往往就是轉變的拐點。在這個人們的閱讀習慣及消費方式在快速轉變的當下,出版商面臨的不只是商機,適合自己的“社本化”運營呼之欲出。
數字出版轉型初期,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領跑者自有亮點,值得同行們借鑒學習。2016 年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研究報告表明,預計2018 年互聯網教育規模達2680億元,教育版塊的數字出版空間將是相當巨大。不妨將不算特例的數位化教育出版的運營個案和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給相關從業者帶來幫助,同時也能給其他版塊的數字轉型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幾乎所有國家的學生都是最重要的讀者群體,教育都是最重要的出版版塊。數字出版轉型也不例外,教育出版的轉型土壤也相對更加肥沃,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的讀者群體的閱讀目標更加集中容易產生規模效應,教育出版讀者忠誠度和閱讀黏性也更加穩定。
摸到痛點,一籌莫展並無出路。對症下藥、治標治本,找到合適的抓手、強有力的支撐讓專案站起來,借助得力的平臺、順暢的管道讓專案轉起來並運營獲利,才是數字出版轉型的終極要義。數位出版絕不是單純的用“數字”來做“出版”,而是讓內容以數位形態發揮多重作用的融合工程。

1.整體、前瞻的效益觀

2.合作、共贏的路線圖

3.“吹拉彈唱”的方法論(文/吳楊,周海忠)

更多資訊請點進文章連結
文章來源:出版參考
http://mp.weixin.qq.com/s/_ztWMh4n3LQXby3C5faQA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