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創一體化”的產生與現狀
編創一體化”是“大編輯”理念的一個重要內涵,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出版機制。這種有著廣泛現實和實踐基礎的做法有良好的讀者基礎,有更適應當前讀者的明顯優勢,因此,“編創一體化”的編輯機制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重視和利用。在“編創一體化”的機制下,出版顯示出強大的引領性和主導性,有效聚集創作資源,由被動轉變為主動。
二、“編創一體化”的特點及實質
“編創一體化”的內在機制是,在圖書出版之前,編輯就與作者就選題的內容、結構等進行協商,而進入創作過程之後,採用團隊作業的方式推進。“編創一體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區別于傳統出版形式,改變作者主導的形式,增強編輯在出版中的引導作用和組織功能,使編輯的功能立體化、多樣化、豐富化。從讀者的角度來談,從選題提出,到選題採納,再到參與創作,編輯工作的每一步都圍繞一個核心,即市場。
三、“編創一體化”的優勢分析
由於目標明確,市場定位精准,“創編一體化”在獲取效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這種創作機制直接從現實生活取材,具有真實、生動、鮮活的特點,確保文化產品的獨創性和真實性。
作者和編輯一體化的創作團隊,加快了創作效率,縮短了創作與編輯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
四、“編創一體化”的局限性及應對策略
“編創一體化”優勢的發揮受圖書類型的限制,並非適用於所有圖書類型的出版。採用“編創一體化”的機制,必須選擇正確而合適的圖書類型。
對於有影響力、有思想深度、有專業研究領域的作者,必須減少編輯介入的程度。
這種編輯機制創作進度緩慢,在出版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當今市場,無疑對出版決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具備超前的眼光和堅定的魄力。採用“編創一體化”的機制,必須建立在充足的前期準備基礎之上,不能盲目化和隨意化,而應該按照預先制訂好的計畫嚴格執行。
“編創一體化”要求編輯和作者之間通力合作,協調工作,步調一致,互為補充。在團隊配備方面,必須建立在編輯和作者充分瞭解的基礎之上。
編輯的介入過程應該有一定的限度,並且要遵照作者的意見和感情,不能妨礙作者的自由創作。(責編/張澤月)
更多資訊請點進連結
資訊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7-06/08/c_136349119.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